首页标题    新闻资讯    浙江金华:奋斗者的答卷 用汗水来书写

浙江金华:奋斗者的答卷 用汗水来书写

作者:央广网  发表时间:2024-09-25  来源:https://zj.cnr.cn/tdzj/20240925/t20240925_526917982.shtml


 

金华被赋予“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

一年以来,金华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十项重大工程”,聚力攻坚“港”“廊”“链”主战场,为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金华力量。

金华航拍图(央广网发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李祖村:店铺门口的地毯1个月换3块

“现在的李祖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里有个叫皮皮杂货铺的店,去年10月,门口的地毯一个月没到就换了3块。”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方豪龙说。

如今的李祖村,既有人气又有活力。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李祖村的创客余文慧的店铺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茶果子DIY课程深受大家喜爱。

为了追求爱好,余文慧放弃了家装生意,来到了李祖村。“我是今年9月1日才来的,我觉得做茶果子的过程十分治愈,在这里我可以实现生存和生活的平衡。”余文慧说。

为保持技法纯熟,创客余文慧每日都会练习制作茶果子(央广网记者 孙俊 摄)

一年以来,在李祖村,像余文慧一样的创客人数从220人增至265人。今年1—8月,李祖村村集体收入214.6万元、增长71.9%,人均可支配收入3.8万元。

同时,李祖村与周边8个村一起,组建“大李祖共富联盟”,义乌市主要领导牵头,街道、国企等众多力量参与,全力支持“大李祖”建设。

今年6月,“大李祖”片区获批了国家“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谋划实施了梨山公园、稠岩村民共富市集、德胜岩南北广场等81个子项目。今年1-8月“大李祖”片区业态销售额超4000万元,联盟村集体总收入超1200万元。

小商品城:“一摊难求” 发展势头迅猛

“风里雨里,我还是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你。”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星宝伞老板娘张吉英正在拍摄短视频。通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品贸易领域大语言模型,张吉英还可以将短视频转换成36种语言,推荐给国际客户。

“我的视频浏览量都很高,平均每条都有5万,现在不仅我的伞火了,我穿的旗袍也火了,那家旗袍店铺订单都接不过来了。”张吉英笑着说。

张吉英正在向客户介绍雨伞(央广网记者 孙俊 摄)

一年以来,张吉英还把重心放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上。重量只有100克的超轻伞、欧美风雨伞、国潮风太阳伞……每周上新的设计也让张吉英从原来的侧重国际市场,转为国内国际双丰收。

“我们已经在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商标,现在有3000多个款式。最近新上架的50余款各类晴雨伞,平均每天能卖出7000多把。”张吉英说。

在星宝伞展示店不远处的冠匠工具门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我们坚持做品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所以很受客户欢迎,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公司负责人张翠艳说,“义乌确实是一个真正让你做生意很安心,而且是能给你创造很多机会的地方。”

张翠艳向记者展示公司“销冠"——扳手组套(央广网记者 孙俊 摄)

如今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户信心更足。“我们的新能源产品市场扩容商位‘一摊难求’,市场日均开门率稳定在97%以上、创5年来新高,商户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义乌市商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栋说。

除此之外,这里的创业氛围也更浓了,53%以上的商户每月上架新产品,45%以上的商户拥有自主品牌,上万名大学生来市场练摊创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市场。

1-8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成交额1783.7亿元,增长21.7%;日均人流超22万人次、创10年新高。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央广网发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八婺聚力 奋勇争先

李祖村和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蓬勃发展,是金华大地以实干书写答卷的缩影。今年上半年,金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1.4、0.8个百分点;“5+2”核心指标全部进入全省前5;争取前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87.02亿元、居全省第二——金华市经济发展呈现持续稳进向好、全域整体进位的可喜局面。

一年来,金华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我们以开放促改革更好发挥优势、以改革激活动能更加彰显扬长补短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更快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金华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鲍江鸿说,金华市企业合规改革入选国务院办公厅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获评2023年全国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满意度、口碑“双十强”。

(央广网发 金华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年来,金华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前行。“‘上山文化’重要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刊发,‘万年上山’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全国文明城市地级市测评列全国第3、浙江省第1;‘人人都是文保员’诸葛古村落保护模式上榜全国文旅融合类典型案例;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创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金华获评全国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优秀成果城市。”金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伟强说。

一年来,金华努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金华全方位推动人才支撑能力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浙中科创走廊体制持续革新,科技创新鼎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零”的突破,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科技创新指数争先进位。

接下来,金华将在学深悟透、实干担当、深化改革、以民为本、除险保安、自我革命上下功夫。“在实干争先上下功夫,要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督导和服务,力拼三季度、决战四季度、夺取全年胜,把突破提升、再上台阶的奋进步子迈得更大。”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