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中国伞城”上虞,兴盛于“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浙江星宝伞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将生意做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但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重创了整个外贸行业,在传统出口销路受挫之时,星宝伞业把眼光放到了国内市场。
12月30日,天目新闻记者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见到了星宝伞业董事长张吉英女士。回顾自家企业在2020这一特殊之年的转型,张吉英有许多感触。
从外贸到内销
“今年二、三月份跟去年同期相比,只做了不到20%的订单。”年初的惨淡行情把张吉英打了个措手不及。她向记者介绍,以前足不出户就能接触到满屋子的全球客户,一天甚至能接待8到10波客人,而今年店里却门可罗雀,“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冷清过。”
受疫情影响,外商进不来,张吉英也走不出去。“从前我每年都要出国四五次去参加外贸展会。本来我们2月份在西班牙有一场展会,但是出不去,产品到现在都还在那边的仓库里动不了。”她说,当时还有许多外贸订单接连取消,对于星宝伞业这样外贸份额占80%以上的企业更是致命打击。
外需不振,而国内市场随着疫情趋缓开始快速恢复。张吉英意识到,只做外销是行不通的。4月8日凌晨,她正式决定:暂停外贸产品生产,增加内销款式,建立新的销售渠道。
说干就干,张吉英和她的团队马上着手针对国内市场进行调研。“我们做内销不是说把商品卖到国内就行,国内外的市场偏好是不一样的。”张吉英说,把伞卖到欧洲、中东等地区时,他们设计了贴近当地民族元素的伞具。如今要走进国内,也重新设计了伞的款式、图案以及内外包装。
在国内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张吉英带着团队积极参加国内的展会,在获得内销订单和新客户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展示企业及产品的品牌。
此外,转型内销还需面对新的行业标准。“我们在海外通过了很多地区的品质认证。但国内也有国内的标准,我就想,要先让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放心。”2020年11月,星宝伞业的两款晴雨伞通过了“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
浙江制造认证证书 图源:星宝伞业官网
电商时代的“二次创业”
张吉英也直言,做内销确实没有那么容易:“最大的困难在于销售网络的建立。”2020年,电商迎来新的风口,张吉英也瞄准了这个机遇。她一边忙着与为数不多的国内客户建立联系,一边与各大线上平台进行对接,更在许多业务上亲力亲为。
“来,小赵,帮我拍个抖音!”张吉英说着就叫来了员工,撑开一把花纹别致的长柄伞,在展厅门口对着镜头迈开了欢快的舞步。记者看到,张吉英经过企业认证的抖音号已经有1.5万粉丝,其中热度最高的视频收获了40多万阅读量和6000多点赞。评论区里不乏感兴趣的消费者:“厉害了老板娘!”“真好看!在哪里可以买?”“有没有自动伞?”张吉英刷着评论,乐得合不拢嘴。
短视频玩得风生水起,张吉英也在努力做直播。“每周至少播两场,今年累计下来差不多播了100个小时。”在直播时,张吉英不仅会介绍自家的伞具,还会边走边带观众参观商贸城,更会走进工厂、生产线和仓库做直播。
“就像我年轻时为了和外国人做生意,专门学了英语和阿拉伯语,现在我也可以为了做电商,学做短视频和做直播。这就是我的‘二次创业’!”张吉英笑道。
直播中的张吉英 图源:浙江星宝伞业
就在半个多月前,星宝伞业的天猫旗舰店正式成立,未来还将入驻更多的电商平台。张吉英希望逐步完善自己的线上销售网络,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我们做内销才刚刚开始,目前只有投入,还没有回报。很可能一两年都不会有明显的起色,但是再难我也要做!”谈到品牌的未来,张吉英笑容灿烂,眼睛发亮。她说,星宝伞业最开始是纯外销,现在是80%外销、20%内销。希望将来在电商平台的加持下能继续扩大内销比例,“最好是内外五五开,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