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新华社:一把东方小伞的亚欧之旅

作者:新华社 浏览: 发表时间:2019-04-08 00:00:00 来源:http://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5944706?channel=weixin&from

张吉英和她的外国顾客(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杭州4月8日电(记者朱艺琳、顾小立)在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张吉英的雨伞店里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户在货架前,挑选着各类款式的新雨伞。

一通手机铃声响起,张吉英在本子上匆匆记下货商需要的雨伞种类、数量,然后便开始准备货品。“一笔跨越数千公里的交易,这样就可以完成了。”张吉英说。

张吉英的雨伞,大多通过中欧班列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每年十月,一把把绘着各式中国风图案的小伞,被整齐地摆在西班牙便利店的货架上。地中海沿岸的雨季来临前,来自亚欧大陆另一端的“东方小伞”颇受欢迎。

“作为季节性产品,雨伞对物流的要求比较高。”张吉英说,“以前物流太慢,运到欧洲的时候已经过了雨季,客户只能退货。等到明年再销,仓储又产生一大笔成本。”

不过现在,雨伞通过中欧班列一般16至18天就能到达目的地,节省了物流时间,也降低了仓储成本。“客户对我非常信任。很多都是回头客。货品质量好是一方面,订单按时送达才能保证伞卖得出去。”张吉英说。

在中国,提到“小商品市场”,多数人都会想到义乌。这里庞大的小商品规模,促进了中欧班列的发展。根据海关数据,2018年,义乌海关共监管中欧班列2.3万标准集装箱,共17.8万吨,分别增长62.8%和81.7%。

张吉英和她的外国客户(受访者提供)

“为了方便中欧班列货运出口,义乌海关采用机检和‘无纸化’通关方式,缩短了中欧班列通关时间,加强对货箱货品的保护。”义乌海关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义乌商务局数据显示,2018年,义乌出口总额2521.56亿元,比2011年增长985.0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242.93亿元,同比增长6.01%。

“中欧班列平台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成为金融、清关、出关、国内外远端配送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市场开放。”义乌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义新欧”中欧班列的起点,义乌见证了这条铁路的逐步成长与繁荣。2018年11月18日,在开行四周年之际,这趟国际班列连接的两个城市——义乌和马德里,还举办了一场双城互动的马拉松比赛。

“出口贸易比以前容易多了。”张吉英回忆,她在义乌经商20多年,最初只有几个零散客商找她供货,现在她的雨伞已经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算是签一笔小单,客户在店里来来往往,我都觉得人气旺,心里特别暖。”

在张吉英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写满了各国客户的留言。“我不一定能看懂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但他们书写时那真诚的笑容,却能超越语言、国家之别,令人印象深刻。”


REAL STAR @RSTUMBRELLA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19447号-3   网站地图

Contact Us/咨询
TOP
Contact Us/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热线电话
+86-(0)579-85180560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日
E-mail地址
rstumbrella@qq.com
二维码
微信扫码在线联系客服
TOP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